【太阳集团官网报】团队力量:成如容易却艰辛

来源:tyc86太阳集团     发布时间 : 2012-04-27      点击量:

——记武大唯一女“杰青”章晓联团队

(记者 陈丽霞)这是一群与病毒打交道的人。他们每天在实验室里,冒着被感染的风险,不厌其烦地做实验,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细菌、病毒,分析其特性。而带领大家在科研路上奋力前行的,是几位不让须眉的女性。

“在物镜的载玻片上,有一个奇妙的世界。”人类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研究团队带头人、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获得者、tyc86太阳集团教授、博导章晓联说。

章晓联,武大唯一的女“杰青”,带领她的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对结核病、伤寒沙门菌和丙肝等的感染免疫机制、疫苗以及药物的研究。她主持了国家“十一五”重大传染病专项、973课题等20余个项目,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伤寒的致病因素,并克隆了含有11个基因的IVB型伤寒杆菌菌毛基因操纵子。多项研究成果获中华医学奖二等奖、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,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,其中获授权13项。

时间倒回至10年前。2001年,章晓联已在美国工作了4年,尽管在国外有着优越的科研条件,章晓联还是放弃了国外研究所的固定工作,回到母校,在tyc86太阳集团免疫系执教,并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科研,回国后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,在国际一流免疫学和感染免疫学刊物,如J. Immunol., Infect. Immun.等,发表了SCI全文近60篇,被《Nature》《Nat Rev Microbiol》等国际权威杂志等引用约500余次,被Faculty of 1000评价为生物医学发表文章中top 2%。而她培养的多名学生也已晋升为教授和副教授。

当时学校免疫学研究工作环境极其简陋,一切都得从头开始。那时,章晓联时常在武汉和北京两地来回跑,有时一天跑一个来回。“我感觉最不够用的就是时间,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,或者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。”章晓联深知,要想取得与国外同样水平的成就,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“想找章老师,就来实验室,准没错。她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,只要不出差,必定在实验室里泡着,甚至大年初一也会过来工作。”团队成员罗凤玲说。

罗凤玲在就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就跟随章晓联开展科研,曾获学校最高额度的研究生奖金——安泰研究生创新奖学金。而今,她不光自己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,在团队里,她还是学生们的贴心“师姐”,负责具体指导学生开展科研。

2008年暑期,因为参与了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,团队成员潘勤博士有身孕,不顾天气炎热,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写材料、做实验,最后圆满完成该项目任务。“大家都在拼命做事,不努力的话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。”潘勤说。

在团队老师的影响下,学生们做起实验来也丝毫不马虎,投入其中便不分昼夜。“做实验有时是有连续性的,比如要做两小时实验,然后等待两小时再做,如果正好碰到晚上,那就得在实验室呆一个通宵。但同学们没一个有怨言。”罗凤玲感叹,“要做出一点成绩来,不付出时间和精力是肯定不行的。”

博士生赵颖岚已经在团队呆了4个年头,算是团队里的“小元老”。“我们团队一共就三位老师,都是女性,她们牺牲了太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,泡在实验室一心做科研,特别不容易。耳濡目染,同学们也都很勤奋,很团结。比如做大型实验时,实验室的全部同学都会参与其中。杀小鼠、及时取组织等,要配合得相当默契,才可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下去。”

团队每周两次的例会雷打不动。在会上,师生们探讨科研上的问题,交流彼此的工作进展,思想的火花往往在此时碰撞出来。

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团队的科研进程看似一帆风顺,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。

与各类病原微生物打交道,团队开展研究冒着很大的风险。比如动物感染实验就必须在A3实验室里做,要详细了解防护知识,佩戴面罩,一不小心就会受到病毒感染。细胞培养则是一项精细工作,有很多技巧。有时候,辛辛苦苦培养的细胞在实验完成之前全部死亡,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打击,因为这意味着一切又得从头再来。

为了开展基因表达、鉴定等工作,他们常常需要克隆基因到另一个载体。有时克隆几十次都不成功,因为有些基因所包含的碱基、基因排列序列等内容很难复制。工作就这样停滞在那里,让团队成员非常难过。

围绕一个问题,团队成员往往要进行多次探索,一个实验要反复做多次,一个结果要反复验证。无论研究工作多么艰辛,他们都是本着科学、诚实的态度,一点也不马虎。

“我的经验是,再辛苦也要鼓起勇气做下去,一定要坚持。”章晓联说,“人生中有许多选择,但并不是面对每一次选择,自己都会有特别清晰的思路。我的理解是,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,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,你就会做好。”

2004年,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伤寒的致病因素并克隆了含有11个基因的IVB型伤寒杆菌菌毛基因操纵子。这项发现阐明了伤寒杆菌IV纤毛对人体细胞的特异性致病机制,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对人体造成的种属特异性损伤理论奠定了基础。免疫学界认为,团队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,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携带病毒抗原的疫苗和新型药物,具有重要价值。

基于在教学上的丰富经验,章晓联主编的全国第一部《免疫学双语实验技术指导》,被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著名免疫学家沈倍奋教授评价为“国内外第一本医学免疫学双语(中英文)实验技术教学指导书籍”,还主编了《病毒免疫学》(科学出版社出版)、《感染免疫学》(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)等著作。

在这个团队里,三名女教师带着一帮学生,工作很紧张也很忙碌,但他们却乐在其中。就像章晓联常说的:“当我们的设计和假想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成功时,我们最开心。”

(稿件来源:太阳集团官网报第1272期 )

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tyc86太阳集团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本网,如需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请在使用时注明“来源:tyc86太阳集团(http:)”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版权所有:tyc86太阳集团(中国区)官方网站-Online Platform 2024